Thursday, 30 November 2017

《COCO 觀後感 : 逝去的愛,仍在》
事情是這樣的。
在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的重重包圍之下,我選擇了進場去觀賞這部評語似乎挺好的動畫片。
結果,確實是值得支持的。
《COCO》劇情以墨西哥的亡靈節作為主軸,敘述一位對音樂有著極大興趣與天份,能無師自通學會了彈吉他的十二歲小男主角 MIGUEL,卻生長於一個被管制永不得接觸音樂的製鞋家族裡。
而熱愛著音樂的他,只能瞞著專制的家人們,在音樂裡尋求快樂。在亡靈節當天,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不惜與家人們鬧翻的他意外地進入了靈界,並與他已逝去的先人們相遇。
為了要在天亮之前返回凡間,MIGUEL在靈界裡展開了一段奇幻且華麗的尋親冒險,並在過程中化解了凡間與靈界的誤會,並重新聯繫著彼此的羈絆。
《COCO》劇情著重於親情的可貴。宣導著咱在追求夢想的同時,勿忘家人們永遠是咱們最重要的羈絆。
愛,仍在,永在。
此外。我也很喜歡這以墨西哥的亡靈節作為主軸,帶著濃厚的文化色彩的劇情。
這讓本來當提到墨西哥,只能第一時間想到Mister Potato薯片的我,更深入地了解墨西哥人的文化,以及對於死亡的概念。
在墨西哥的文化裡,當人逝去後,會去到另一個空間去繼續生活。然後在亡靈節時,先人們就能踏過萬壽菊橋,來到凡間與家人們團聚。
這緬懷先人的習俗,就有點類似華人的清明節。但有別於雨紛紛,又欲斷魂的清明節,亡靈節的氛圍是歡愉的。
此外,劇情裡在靈界生活著的先人,倘若被後人所完全遺忘後,就會消失,進而真正地死亡。而墨西哥人會在家擺放著先人的照片,讓後人所供養與懷緬。
雖然整體劇情不算非常迂迴曲折,但在故事鋪成及起承轉合的力度恰好。
让人即使可以猜想到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也能讓觀眾陷入那精彩感人的敘事手法中。
通常動畫片不可或缺的歌唱畫面。而此片的歌曲亦是動人的。
MIGUILE為了喚醒曾祖母COCO的記憶,而選擇在抗拒音樂的眾家人面前彈唱起主題曲《Remember Me》。
這一幕讓人動容不已。
據說製作團隊在創作這部影片,花了許多時間與心神,對墨西哥的文化習俗作了深入研究。
使得整部電影充盈著紮實的文化色彩,賞心悅目。
好劇本,實屬用心之作。
在這幾天的假期裡,不妨就買票入場,好好地體會一下絢麗的墨西哥文化吼!
#胡言耀語
#圖文不符
#久久一次的電影觀後感
#最近看電影的戲票也越來越貴了
#話說含辛茹苦地排隊買票時本來以為大家都會選擇蝙蝠俠神奇女俠的但沒想到這部竟然也會爆滿了是我太小看它了
#進場看動畫片就是會有一大群小鬼們尤其現在是學校假期所以要做好心理建設啊
#隔壁就坐了四五個結伴來看電影的小鬼們在電影的半途為了爆米花而小小聲爭吵啊靠
#啊對了片名COCO其實就是MIGUEL他曾祖母的名字
#我也喜歡電影角色們的墨西哥腔調
#亡靈的角色用了算是可愛的骷顱頭造型來減低了小小觀眾對於亡靈的恐懼
#然後話說前面那段FROZEN的短片足足有二十分鐘長
#個人覺得過於冗長且內容不夠紮實只能靠著可愛的雪人支撐著整個故事流程當時我只希望能快些結束然後進入正片只能說相較起來真的相形失色許多啊
#COCO #PIXAR #亡靈節 #REMEMBERME



Saturday, 22 April 2017

《包容心》


事情是這樣的。

因工作緣故,而常有機會遇上形形色色的上司,同事,客戶與下屬等等。因著各種職責與需求,這些人對待自己的方式與動機皆不同。
而這也練就了自己在工作面對不同的人時,就會應需求轉換不同的模式。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相知相處,皆因契機與緣分。
無論那是良緣或孽緣,身邊遇見的人其實皆能為了咱們的人生增加學分。
但倘若生活中,遇上了對自己不善的人時,人非聖賢嘛,心中當然會有不快啊。
然後學會保護自己是必然的。
但在保護自己之余,其實反倒要提醒著自己,不要把那種陋習延續下去。
人生本就不易,就毋需再為他人增添苦惱了。
不要成為自己也不喜歡的自己。我想,這點真的很重要。

我曾贊賞一友人,說她非常有包容心。
而她就說畢竟自己也並非完美,所以對別人的包容心也要大些。將心比心。
真棒。
所以感謝,為你人生增加學分的人。
#胡言耀語
#圖文不符系列
#照片中是那天拍攝結束後隨著大夥來到了狗熊快餐廳然後雙手拿著一杯卡路裏爆燈的巧克力雪糕一臉高興的我
#來到這當然少不了Rootbeer還有這個SuperDuperChocolateEclair名字一整個霸氣側漏啊
#最近工作是有點累人
#然後喜悲之事皆有
#還是那句這就是人參啊
#然後雖說如此但是當遇到一些麻煩的人事物心裡也是會有不爽啦
#你我皆凡人
#那是一首五月天和蕭敬騰的歌
#然後我好喜歡在決賽中蕭敬騰邀拉拉一起唱的那首歌哦
#但是總覺得建豪兄他有點突兀和尷尬
#我娘也問其實他在幹嘛
#然後話說拉拉幾時會來馬來西亞啊
#然後五月天的演唱會好像也不錯
#然後難道一個男人老狗自己就不能進戲院看那一部嬰兒老闆的動畫片嗎
#那是一種童真啊
#然後看了這麼久的戲才知道現在戲院會有一些影片設定為FamilyFriendly的場次
#怪不得一進到戲院裡頭看到大部分都是帶著小孩的年輕父母
#FamilyFriendly就是戲院內全程會開著小燈聲量調小些還有擺張嬰兒床在後方給小鬼換尿布
#所以過程中若隔壁坐了個不知道為啥一直哭鬧的小鬼還有一個只有兩三歲卻三番四次在你面前慢慢走過父母也任由她亂走的小鬼然後還有坐你後面看到緊張時刻會站起來再把手放在你的椅子和頭上的小鬼都是合情合理的
#不小心闖入FamilyFriendly的場次是我的不是

Saturday, 8 April 2017

《保持熾熱》


事情是這樣的。
7 ~ 8 年前,有個其實從初中一就認識的小子,問了當時也還是個小子的我,有沒有興趣幫忙他的拍攝一部他籌備的微電影。
當時的我正處於某個人生低潮,頗為迷失。面對著小子他的大膽邀約,一來覺得能找些東西來填補逆境中的缺口未為壞事,二來覺得能幫忙到這相識多年的小子。
所以未經太長的思量,就膽粗粗點頭答應了。
而當時也萬萬想不到,就這樣一部接一部地拍下去了。
當看到本來是文字的劇本,化為光影呈現於熒幕上時,那一份感動與喜悅是難以形容的。
而就是這一份感動,讓我至今仍能持續著下去的推動力。
一個自小只是看看港劇和電影的我,對於拍攝種種細節根本毫無概念,而且我所讀的物理系根本與這一個行業完全風牛馬不相及。
在小子的教導下,從一開始只有兩個人的寫寫劇本,收音,打燈,跑腿買買雜飯,到後來各種說故事技巧,分鏡運用,與演員顧客溝通,與不同團隊的戰友一起戰鬥,到一些不同的地點拍攝,甚至偶爾有機會軋上一些角色的演出等等。
過程中的各種砥礪與蜿蜒,面對到的許多人事物,這都是始料未及的。
而這些經歷,讓日後我工作上的待人處事方面實屬獲益良多。
哦,扯得有點太遠了。
其實就話說上個周末,咱們一群人來了一場久違了的非主流,非商業性質的微電影拍攝。劇本是小子他親自編寫的。與往日不一樣的拍攝模式,所以對咱而言也又是一種新的挑戰。
而其中一個挑戰就是整部微電影偶都是全程的外景拍攝。
在這界於雨紛紛的清明時節,絕對是個看老天爺辦事的挑戰啊。
而每一次的拍攝,即使就算事前準備得有多完善,但始終在拍攝當日偶爾還是會有一些始料未及的問題發生。而往往這些問題讓本來已經策劃好了的如意算盤,又得即場一一去面對與解決。
而這次拍攝的挑戰,除了中間接近兩小時的雨天讓拍攝被逼中斷,還有器材上出現的狀況之外,還有就是無法預計及控制的路面交通狀況。
咱一行人把車開在馬路上,在種種的局限下,靠著大家的默契及經驗,以及老天爺賞臉與眷顧之下暫時停雨兩三小時,讓我們得以在逆風中破浪前行,最終成功完成了這一次的拍攝。
尤其是當憑著各方臨時的契合,而成功完成了最難搞的一幕時,我心中是非常激動且澎湃的。
我想,這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啊。
拍攝完畢後,天空再次下起了傾盆大雨。我們一行人再次回到了咱們的大本營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
此時,含辛茹苦一整天的攝影師,過來寒暄了幾句,然後問了我其實這些年來,正職是在幹啥的。
最後他說了一句,
“你們心中那團火沒熄啊。”
確實,在逐漸忙碌與繁瑣的生活中汲汲營營,和漸漸逝去的精力與年華。
若要持續地保持著這一份溫熱的心,確實是不易。
倘若,咱心中對於某些事物仍存憧憬與向往;那縱然過程是含辛茹苦的,心底也是快樂的。
我想,那該就是夢想吧。
每個人或多或少在心中留著一個夢。無論那是有關於工作,愛情,親情,友情亦或自己。
都願咱們的心,保持熾熱。
#胡言耀語
#話說大夥正在A&W等雨停
#謝謝拍這張照的那位
#謝謝叫拍這張照的那位拍這張照的那位
#謝謝調色的那位
#各位含辛茹苦的戰友們辛苦了咱們下次再參見
#拍外景確實會比較累人啊還是冷氣房比較舒適
#尤其是需要天仍未泛起了魚肚白一大清早就要起床出門去開始戰鬥了
#NissanSunny是我人生的第一輛戰車能夠再次駕一駕真是歡喜不已啊
#各位戰友們辛苦了
#兩位演員都很強很專業讓咱即使在各種狀況中也能趕得上拍攝進度
#然後演安哥的那位演員看他開得一手好車可以看得出年輕時他不是一盞省油的燈吼
#然後演年輕人的那一位曾經在五年前的MV中被我摘掉了左邊腎臟啊
#能夠和他再次見面真的是高興啊
#但是都五年了他怎麼都不會變老啊
#這就是傳說中的凍齡嗎
#然後在A&W的小鬼生日會裏那隻熊很厲害扭腰擺臀的啊
#然後工作後晚上唱K是件快樂的事啊
#但是不知道咱會不會被中黑名單啊
#對了小子當然就是白衣戴帽的那一位導演
#就讓大夥繼續戰鬥下去吧

Saturday, 25 March 2017

《耀開UBER_01:菜鳥司機初體驗》



事情是這樣的。
其實在之前早已有想嘗試開UBER的念頭,但就是被自己外在與內在的各種理由而一直被拖延著。
但隨著去沙巴爬神山時曾“訪問”過了兩位當地司機,還有最近生活上所面對的種種起承轉合,以及亦師亦友的舊同事的鼓勵之下,讓此想法再次浮現在腦海裏。

就在某個炎熱的午後,在官方網站上大略地查看了所需文件後,就直接去到UBER位於PJ的辦公室辦理登記手續。
在讓接待處的馬來大叔檢查我所需文件是否齊全,然後被他不直接地嫌棄我太多話後,我就去到其中一個櫃臺讓另一位印度大哥幫我處理登記手續。
我本以為在登記後,每位新司機都需要進行一場類似考Undang的講座會解釋一下註意事項與細節。
但是沒有!他直接在他的手提電腦打開了Power Point File,就當場來個一對一的“訓練”。在他飛快地解釋,我又似知非知的情況下,就成功登記成為一名UBER司機啦!

但是讓我有點措手不及的,原來在登記後的24小時之內,新司機都必須至少載送一位乘客,否則登記就會宣布無效,而必須再次登記。所幸早上心血來潮帶了小嘻來了場久違的洗澡,才能讓她可以一身清爽地來個初體驗啊。

在準備就緒後,我就打開了UBER司機特備的手機APP,隨意在家附近亂晃,結果就接到第一個呼喚!
在習慣了Waze的界面下,我開啟著Google Map的界面來到了我的第一位乘客的所在處。


1)沈默的鴨舌帽帥哥篇:-

第一位乘客是一位30歲左右,算有點帥氣的男生。
戴著鴨舌帽的他一趨近小嘻,就打開後面的車門,準備坐在後座。初體驗的我對此有點錯愕,因為我以為通常坐UBER的乘客不都是坐在副駕駛座嗎?
但我很快地就自我解讀為他並不太想與司機聊天,所以才會坐在後座。
果然,整個車程他大部分時間都在按著電話傳訊息,只有我在不太確定路程才問一問他。
雖然在沈默的車程中,其實我一直在擔心他會不會發現我其實是新手上路的菜鳥司機啊。
但當抵達目的地後,在咱處理好了付費程序後,他下車後隨即我就收到了他給予的5顆星評價。
當刻。心情真的有種輕舞飛揚的感覺啊啊啊啊!
請原諒我的膚淺...但容易喜悅也是種能力,對吧?

2)健談安娣與沈默女兒母女檔篇:-

第二批顧客,是一對母女。她倆在Sunway Pyramid附近呼喚了小嘻。當去到了Sunway Pyramid附近,因為該處實在太多車子和人,根本看不出是誰叫了車,所以我就依著APP的功能打了通電話給第二位顧客。
接通電話的另外一頭是一位女生,她表示她所在位置是在Sunway Hotel的Lobby。
在蓋了電話後,我就開著小嘻繼續往前到前方的酒店處。
但是後來我發現,靠,這裏有Sunway Pyramid Hotel,在前方一點有 Sunway Reosrt Hotel & Spa,到底哪一個對啊??!!
後面的車子來勢洶洶,在最快的速度思考下,我決定先轉進第一間酒店的Lobby瞧瞧情況如何,再作打算。
所幸看到前方有一對母女向著小嘻揮揮手,就知道這次壓對了。

安娣首先打開了副駕駛座的車門,然後用相當大的聲量問車內的我是不是UBER。那個聲量就相當於若附近有德士司機的話應該被聽得一清二楚的聲量了。
當母女倆都坐上車後,我就準備開車了。然後安娣就用著挺流利的英文,摻雜一些中文和福建話,問我會不會路。當我說我應該只會跟著電話的指示開吧,然後她就說電話會帶我們走那種塞車的路,不如就由她來帶不會塞車的路線吧。
嗯,隨性但不隨便的我也一口答應了,反正能去到她的目的地就好啦。

整個車程中,坐在後座年約20來歲的女兒都不太說話,只是偶爾在她母親問她問題,或者幫忙指路時才偶爾搭話。而坐在副駕駛座的安娣就一直滔滔不絕地說著因為之前有德士司機載她走過這條不太會塞車的路線所以她也記得了,然後就問我是什麽貫籍,然後對Shah Alam熟不熟之類。
而不知為啥,好像還算蠻會和年長的人聊天亂扯的我,也在安娣一邊忙於滔滔不絕,一邊忙於指路的情況下,有的沒的和她一直聊著。

然後到她家後,她女兒處理好了付錢的程序並下車後,安娣仍坐在車內忙於指示我回家的路線,深怕我會迷路不懂得回家。她甚至還說若下次有去到她家附近,就去找她讓她負責帶路找吃。
站在車外等待的女兒想必也覺得有點尷尬吧。但隨性但不隨便的我也無所謂地說好啊。哈哈。

在看著母女倆進了鐵柵後,覺得有點累了的我就決定今天到此為止,準備歸家休息。

但是在回家的路上,靠,我竟然忘記了關掉UBER的APP,它又“擅自”再次為我找到另一個客戶!
在不好隨便拒絕乘客的顧慮下,我只好朝著第三個顧客的所在地了....


C) 孝順兒子的斯裏蘭卡仁兄篇:-

我依據著UBER APP的指示,來到Shah Alam附近的工業區內。然後,那個APP竟然叫我在超多車的大路上逆向行駛,到乘客的所在處啊啊啊啊,靠!
幸好鎮定下來,我認出了這條大路,就是我上下班經常會經過的路線。帶著心有余悸的心情,稍稍繞了一點路,終於來到了一間工廠前,見到呼喚我的第三位顧客。

他是一名來自斯裏蘭卡的工人,對於他口中算挺流利的馬來語,我就立刻發揮我非常鄉土巴剎式的馬來語興致勃勃地和他聊起天來了。
原來平日都住在公司宿舍,已經長期值夜班的他,通常都是做到半夜三點鐘。
但今天他特意提早下班,是因為要回母親的家,準備為她慶祝生日。
整個路程中,我就不斷地問他關於工作上的事,而感覺上非常有自信的他也用挺溜的馬來語回答著。
在詢問關於他平日的膳食時,他說了來自他國家的人都習慣了他們自己的食物,然後通常都會自己準備食物。

而最特別的是,他還說了他們喜歡一種叫Nasi Lama(不是椰漿飯)的食物,是類似一種白米飯煮了後,加入洋蔥及香料之類,然後再泡在不知名的白色水內,隔夜後再吃。興致勃勃的他還特意在用電話找了那個所謂Nasi Lama的照片。嗯,老實說看起來是類似挺詭異的粥水吧....

在東拉西扯了一段路程後,終於快要抵達他的目的地了。我看一看時間,挺晚的了。
我就隨意地問一問這麽夜了,他母親還沒睡嗎?
全程保持著笑容的他就說不會的,因為她在等著他回去啊。然後他要我停在附近的食檔,因為他想打包點食物回去和媽媽一起吃。
聽到這,我還挺感動的。
無論是任何國籍,任何性別,任何宗教,只要有心,人人都能孝順啊。

在感動之余,在完成了付費後,我和他說幫我向他母親說聲生日快樂。
聽後看起來非常高興,一直保持笑容的他下車走向食檔了。
嗯對了,他有個很潮流的名字,Anthony啊。

決定真的今天到此為止的我,再三地確認那個UBER APP已經關閉後,我就帶著還蠻愉快的心情回家了。


後記:-

總的來說,這次的 UBER初體驗對我來說是獲益匪淺啊。然後最讓我高興地就是那一位含辛茹苦搭著UBER,難得回母親家為她老人家慶祝生日的那位斯裏蘭卡仁兄。
自我感覺良好的我,覺得自己好像做一件小小的好事吼。

#胡言耀語
#耀開UBER記系列
#看到這裏你應該知道了小嘻就是我的車名吧
#話說那安娣真的超健談的差不多半小時的路程都不停地在講著
#也好啦讓我有機會多多練習我那半鹹不淡的英文會話
#當我和她說我是海南人她就說了一句NangBoDeeNang
#我就回她GuiBoDeeGui
#然後當我稱贊斯裏蘭卡仁兄的馬來語說得挺溜時他就表示要努力學好語言以免被本地人罵時會聽不懂
#果然學習新語言時的第一步就是要學罵人的話啊
#然後如果一個人搭UBER不是都會坐在副駕駛座的嗎還是只是我自以為而已
#話說那個APP真的爛透了靠竟然讓我差點逆向行駛
#然後事後被我發現好像可以換用WAZE啊下次試試看好了
#下次若有機會再遇到有趣的乘客和經歷再作分享唄

Sunday, 28 August 2016

《樓下的房客:敞開,人性的醜陋》

《樓下的房客:敞開,人性的醜陋》

“ 偷窺是一種很奇妙的犯罪,它並不造成任何傷害。
如果對方毫無感覺的話。
隱私常常被拿出來談偷窺害人這件事,但隱私被剝奪的壞處只有在被當事人發現的時候才會產生傷害;隱私不會像鈔票一樣,被偷了以後就少一點。
隱私其實是一個恆定值。
所以偷窺的人有責任保護被偷窺的人,讓被偷窺的人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曾經在另一個人的面前盡情表演,這樣一來,隱私就變成一種分享,永遠也不會被誰侵蝕。”
(取自九把刀《樓下的房客》)
《樓下的房客》小說版封面

不知從哪一部作品開始,就迷上了九把刀。而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這一本,《樓下的房客》。
多年前翻閱過此小說的我,還記得第一次看時的震撼感。
驚訝著,為什麼他能把人性扭曲得如此黑暗,描繪地那麼醜陋。
當一個人做出了現今社會所不容許的事的時候,譬如傷害他人,或許是為了滿足自身的實際利益,譬如錢財,情慾等等。
而當一個人去傷害別人,只是純粹覺得好玩有趣,或因固執地秉持著那已扭曲的自我價值觀。
那就更可怕了。
但可悲的是,現實生活中確實充斥著後者那般無理的存在。
也讓世界變得越來越不美好。
改編自小說的《樓下的房客》,無可避免地省略了小說版的一些劇情。而這問題其實是很多改編自小說或漫畫的電影所會面臨的。
所以此類型電影最大的挑戰,應該就是非讀者群觀眾們在初次接觸這個故事時,能否在短短的時間內真正理解劇情中的起承轉合。
但我想此片主要的重點劇情都被保留且算完整,流程亦還頗為順暢。
在大馬的電檢局處理後,不難發現一些“敏感”畫面一貫地被剪掉了。
雖然無語,但是其實也並不會太影響劇情逐步推進。
但當然若有機會,真的很想看看一刀未剪版啊。
每個房客的心裡都埋藏著一個黑暗面。在關上房門後,才能在私密的空間裡,誠實地成為真正的自己。
而房東先生,透過攝影機,成為了控制著一切的主宰者。
一步步地侵犯著他們的隱私,把他們的黑暗面,引導出水面。

房東,與房客們。

雖然比起小說,電影版的房東先生內心深處最赤裸裸的剖白與想法,在畫面上無法完整地呈現。
但飾演房東的任達華,表現出了角色中的狂。讓樓下的各個房客,依據他的“劇本”做出各種瘋狂的舉動。
他高水準的演技,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與限制。

任達華所飾演的房東先生,入木三分。

雖然從片頭一開始,就覺得任達華一口的港式中文在眾演員當中顯得相當地突兀,但是隨著緊湊的劇情發展,和他那深不可測的眼神。
口音,似乎也不是太大的問題了。
而對我而言最讚賞的,就是電影版對於房東先生身世的有所著墨,是小說版中所沒有的。
小說版的房東瘋狂的舉動是讓人不寒而慄,無所理解的。
而擔任電影編劇,也是小說作者的九把刀,在多年後為房東這角色植入了更完整的人物背景,讓房東變得更有溫度了一些些。

《楼下的房客》原作者,也是电影的编剧。


漂亮的穎如,似笑非笑的嘴角。

總括來說,始終小說版比較迷人。因為文字總能給予讀者天馬行空的想象空間。而當小說文字拍成畫面的時候,總會有些遺憾與不足。
但《樓下的房客》對於書迷來說,仍是一部絕對不能錯過的電影。
而對於九把刀作品的概念,還是停留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的大笨蛋,還有《等一個人的咖啡》裡的豆花香腸的非讀者觀眾們。
也歡迎你們一起來陷入九把刀的另一個黑暗面裡。

掘開,人生的盡頭。

敞開,人性的醜陋。

Saturday, 16 July 2016

六弄咖啡館:心的距離,能否不远



“愛不會因為距離而脆弱,人才會。”

《六弄咖啡館》,改編自藤井樹的同名小說,並由作者本人執導。多年前就已看過小說,許多細節雖已遺忘了,但故事流程當時所帶來的震撼久久無法釋懷。

所以,當得知這部電影將要上映時,就決定要進場看了。




故事最主要是敘述著男女主角在校園萌生情愫,奈何兩人卻因升學,而需面臨遠距離戀愛的挑戰。

劇情之類的就不多加敘述了。大家就進場看吧。

想說說遠距離戀愛,是個不能輕易熬過的難關。
距離,相隔著一雙戀人。
讓兩位有緣相愛的人卻無法時刻相聚。悲喜苦樂皆無法立刻與最親愛的對方分享。

開心時,無法陪你嬉鬧。
傷心時,無法予你擁抱。

那是一種孤單的寂寞。
時間像個小偷般,漸漸地從兩人之間拿走了些什麽。

但是我想戀人間,最大的障礙不是兩人的距離多遠。而是心的距離。

若有心,距離再遠雙方會一起努力。
若無心,距離再近雙方會選擇放棄。

只是遠距離,真的很不容易。
不容易在於,雙方能否願意一起努力,一起用心。
但,要一直相信愛情。

整體來說,雖然還是覺得小說比較好看,但電影版也值得支持。特別是男配角林柏宏所飾演的蕭柏智,詮釋得非常討喜。


而孫燕姿的片尾曲《半句再見》,她那感性的嗓子亦加分不少。

“怎麽不放  早是過往雲煙
越是遺忘  越是反覆掛牽
而你在心裏面  要怎麽道別
說這半句再見  已說了多少年
無解”



讓我回憶起一些往事。該是過往雲煙了。

最後,無論相隔多遠,都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加油!!

#胡言耀語
#這不是影評而是小小觀後感
#沒有劇透你們去看一看吧
#和那些年和少女時代不一樣
#到底六弄是啥小說裏有解釋
#聽完孫燕姿唱完歌後再離場吧
#我當然一貫地鐵漢柔情了
#接下來要等九把刀的樓下的房客
#六弄咖啡館 #藤井樹

Monday, 18 April 2016

耀跑步:漫長滴十五公裏

事情是這樣的。
話說,上個周末剛完成了生平最遠距離的馬拉松。
雖然其實也僅是十五公裏,但是對逐漸步出青春期的男人而言,算是不錯了吼。

等待开跑,当然要来张男人帮合照啊啊啊~
                                                                                                                                        
回想起當時是為了減重,才踏上了跑步這條“不歸路”。
從與友人結伴同奔,到後來獨身也去跑。
從公園逆著風兒奔,到後來健身房也跑。

夜色已深。眾人在起跑點前蓄勢待發。

若你問我,到底跑步有啥好玩的?
不就僅是用雙腿,一直往前跑啊?
嗯,確實沒啥好玩的呢。
但卻愈來愈無法自拔,意欲跑得越快,跑得越遠。
在馬拉松的過程中,在人群中朝著同一個方向川流著。
有的人一開始就快速奔行,有的人不疾不徐緩緩前進。
但是,馬拉松是一場與自己的比賽。
過程中,除了沿途的景色。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呼吸聲。
這種感受,就猶如潛入海底時般的專註。專註的寧靜。
我喜歡那一份感覺。聽著自己的每一聲呼吸。
內心不停地勉勵著自己。忍著疲憊感,熬著麻痛感。


“陳貽耀加油,不要停。” 

我和自己說著。一直到終點。
當撐過了終點,那一份滿盈的感動,難以言喻啊。‘
就快樂啊。
我想繼續跑下去。
即使事後超級疲憊,雙腿疼痛der。靠。

金牌吼~~~

我們含著金牌出世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