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8 August 2016

《樓下的房客:敞開,人性的醜陋》

《樓下的房客:敞開,人性的醜陋》

“ 偷窺是一種很奇妙的犯罪,它並不造成任何傷害。
如果對方毫無感覺的話。
隱私常常被拿出來談偷窺害人這件事,但隱私被剝奪的壞處只有在被當事人發現的時候才會產生傷害;隱私不會像鈔票一樣,被偷了以後就少一點。
隱私其實是一個恆定值。
所以偷窺的人有責任保護被偷窺的人,讓被偷窺的人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曾經在另一個人的面前盡情表演,這樣一來,隱私就變成一種分享,永遠也不會被誰侵蝕。”
(取自九把刀《樓下的房客》)
《樓下的房客》小說版封面

不知從哪一部作品開始,就迷上了九把刀。而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這一本,《樓下的房客》。
多年前翻閱過此小說的我,還記得第一次看時的震撼感。
驚訝著,為什麼他能把人性扭曲得如此黑暗,描繪地那麼醜陋。
當一個人做出了現今社會所不容許的事的時候,譬如傷害他人,或許是為了滿足自身的實際利益,譬如錢財,情慾等等。
而當一個人去傷害別人,只是純粹覺得好玩有趣,或因固執地秉持著那已扭曲的自我價值觀。
那就更可怕了。
但可悲的是,現實生活中確實充斥著後者那般無理的存在。
也讓世界變得越來越不美好。
改編自小說的《樓下的房客》,無可避免地省略了小說版的一些劇情。而這問題其實是很多改編自小說或漫畫的電影所會面臨的。
所以此類型電影最大的挑戰,應該就是非讀者群觀眾們在初次接觸這個故事時,能否在短短的時間內真正理解劇情中的起承轉合。
但我想此片主要的重點劇情都被保留且算完整,流程亦還頗為順暢。
在大馬的電檢局處理後,不難發現一些“敏感”畫面一貫地被剪掉了。
雖然無語,但是其實也並不會太影響劇情逐步推進。
但當然若有機會,真的很想看看一刀未剪版啊。
每個房客的心裡都埋藏著一個黑暗面。在關上房門後,才能在私密的空間裡,誠實地成為真正的自己。
而房東先生,透過攝影機,成為了控制著一切的主宰者。
一步步地侵犯著他們的隱私,把他們的黑暗面,引導出水面。

房東,與房客們。

雖然比起小說,電影版的房東先生內心深處最赤裸裸的剖白與想法,在畫面上無法完整地呈現。
但飾演房東的任達華,表現出了角色中的狂。讓樓下的各個房客,依據他的“劇本”做出各種瘋狂的舉動。
他高水準的演技,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與限制。

任達華所飾演的房東先生,入木三分。

雖然從片頭一開始,就覺得任達華一口的港式中文在眾演員當中顯得相當地突兀,但是隨著緊湊的劇情發展,和他那深不可測的眼神。
口音,似乎也不是太大的問題了。
而對我而言最讚賞的,就是電影版對於房東先生身世的有所著墨,是小說版中所沒有的。
小說版的房東瘋狂的舉動是讓人不寒而慄,無所理解的。
而擔任電影編劇,也是小說作者的九把刀,在多年後為房東這角色植入了更完整的人物背景,讓房東變得更有溫度了一些些。

《楼下的房客》原作者,也是电影的编剧。


漂亮的穎如,似笑非笑的嘴角。

總括來說,始終小說版比較迷人。因為文字總能給予讀者天馬行空的想象空間。而當小說文字拍成畫面的時候,總會有些遺憾與不足。
但《樓下的房客》對於書迷來說,仍是一部絕對不能錯過的電影。
而對於九把刀作品的概念,還是停留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的大笨蛋,還有《等一個人的咖啡》裡的豆花香腸的非讀者觀眾們。
也歡迎你們一起來陷入九把刀的另一個黑暗面裡。

掘開,人生的盡頭。

敞開,人性的醜陋。

Saturday, 16 July 2016

六弄咖啡館:心的距離,能否不远



“愛不會因為距離而脆弱,人才會。”

《六弄咖啡館》,改編自藤井樹的同名小說,並由作者本人執導。多年前就已看過小說,許多細節雖已遺忘了,但故事流程當時所帶來的震撼久久無法釋懷。

所以,當得知這部電影將要上映時,就決定要進場看了。




故事最主要是敘述著男女主角在校園萌生情愫,奈何兩人卻因升學,而需面臨遠距離戀愛的挑戰。

劇情之類的就不多加敘述了。大家就進場看吧。

想說說遠距離戀愛,是個不能輕易熬過的難關。
距離,相隔著一雙戀人。
讓兩位有緣相愛的人卻無法時刻相聚。悲喜苦樂皆無法立刻與最親愛的對方分享。

開心時,無法陪你嬉鬧。
傷心時,無法予你擁抱。

那是一種孤單的寂寞。
時間像個小偷般,漸漸地從兩人之間拿走了些什麽。

但是我想戀人間,最大的障礙不是兩人的距離多遠。而是心的距離。

若有心,距離再遠雙方會一起努力。
若無心,距離再近雙方會選擇放棄。

只是遠距離,真的很不容易。
不容易在於,雙方能否願意一起努力,一起用心。
但,要一直相信愛情。

整體來說,雖然還是覺得小說比較好看,但電影版也值得支持。特別是男配角林柏宏所飾演的蕭柏智,詮釋得非常討喜。


而孫燕姿的片尾曲《半句再見》,她那感性的嗓子亦加分不少。

“怎麽不放  早是過往雲煙
越是遺忘  越是反覆掛牽
而你在心裏面  要怎麽道別
說這半句再見  已說了多少年
無解”



讓我回憶起一些往事。該是過往雲煙了。

最後,無論相隔多遠,都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加油!!

#胡言耀語
#這不是影評而是小小觀後感
#沒有劇透你們去看一看吧
#和那些年和少女時代不一樣
#到底六弄是啥小說裏有解釋
#聽完孫燕姿唱完歌後再離場吧
#我當然一貫地鐵漢柔情了
#接下來要等九把刀的樓下的房客
#六弄咖啡館 #藤井樹

Monday, 18 April 2016

耀跑步:漫長滴十五公裏

事情是這樣的。
話說,上個周末剛完成了生平最遠距離的馬拉松。
雖然其實也僅是十五公裏,但是對逐漸步出青春期的男人而言,算是不錯了吼。

等待开跑,当然要来张男人帮合照啊啊啊~
                                                                                                                                        
回想起當時是為了減重,才踏上了跑步這條“不歸路”。
從與友人結伴同奔,到後來獨身也去跑。
從公園逆著風兒奔,到後來健身房也跑。

夜色已深。眾人在起跑點前蓄勢待發。

若你問我,到底跑步有啥好玩的?
不就僅是用雙腿,一直往前跑啊?
嗯,確實沒啥好玩的呢。
但卻愈來愈無法自拔,意欲跑得越快,跑得越遠。
在馬拉松的過程中,在人群中朝著同一個方向川流著。
有的人一開始就快速奔行,有的人不疾不徐緩緩前進。
但是,馬拉松是一場與自己的比賽。
過程中,除了沿途的景色。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呼吸聲。
這種感受,就猶如潛入海底時般的專註。專註的寧靜。
我喜歡那一份感覺。聽著自己的每一聲呼吸。
內心不停地勉勵著自己。忍著疲憊感,熬著麻痛感。


“陳貽耀加油,不要停。” 

我和自己說著。一直到終點。
當撐過了終點,那一份滿盈的感動,難以言喻啊。‘
就快樂啊。
我想繼續跑下去。
即使事後超級疲憊,雙腿疼痛der。靠。

金牌吼~~~

我們含著金牌出世滴!!

Monday, 11 April 2016

徐佳莹《突然好想你》: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



拉拉細膩的歌聲,敘述著每一首歌曲的心境與故事。

沒有華麗的伴舞,沒有絢麗的服裝。只有撫慰心靈的吟唱。

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首歌。某一首當旋律奏起時,總能不經意地勾起了心中埋藏著那份記憶的歌。

那一份記憶,本來早就被隱藏在腦海的抽屜裏。而當歌曲就猶如齒輪,與記憶相互咬合,讓回憶又再次地流動。淚水也緩緩流淌著。
那可能是一個人,亦或是一件事。

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

當你發現,人生並非每一件事若願多加努力,就能得到滿盈。
那是種帶著痛,卻又無力的領悟。但也意味著,你成長了吧。

是,雖然他偶爾還是突然想起她。但是,繁花落盡。就讓這一份情感,那一份回憶,隨著風,隨著時間逝去。

生命,就應該浪費在更美好的人事物上,對嗎?



Sunday, 20 March 2016

徐佳莹《浪费》: 双方,珍惜对方。 简单,却不简单。


拉拉的《浪费》,一贯的情感满盈,叙述着爱情里的无怨无悔。
夜深,人静。
挂上了耳机,听着听着,眼眶也随之泛泪了。好听呐。
即使缘尽,仍挂恋着过往的点滴。
纵然在他人眼里,是种浪费。
但仍允许着自己,不断地徘徊于自我的美好回忆里。
“ 没关系你也不用给我机会
也许我根本喜欢被你浪费
就算我再去努力爱上谁
到头来 也是白费
不如永远跟你耗 来得快乐
对不对”
爱到如斯境界。
也许很美,但也很累。
有人说:“要相信爱情,是可以努力的。”

对啊。只是,这一份努力亦须是双向的。
自以为地为了对方作出的努力,倘若对方因故,或无故,无法再继续这份关系了的话;
单方面再多的努力,也只沦为一厢情愿。
不爱,就是不爱了。
美好爱情的萌芽,皆因缘份的牵引。
缘起时的天时地利人和;
让两条线靠近,并进。
但是缘份,却无法保证两条线,一直并进到双鬓斑白。
现实生活中,撇开那些明星情侣的分分合合;身边也总不乏有一些自校园时期就被公认的一对,相爱多年,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到最后,还是分了。
不是不该再相信爱情。
只是,需要等待那个,双方都愿意为了对方,而一起努力的人。
说穿了,
双方,珍惜对方。
简单,却不简单。
却很美。
祝福大家。

Saturday, 19 March 2016

徐佳莹《莉莉安》:有一种羁绊,你走了,我还在。


与友人谈起最新一季的《我是歌手》。其实个人无啥耐心每星期去追看整个比赛过程。
毕竟并非所有参赛歌手,都是心中的那杯茶。

但唯独拉拉的参赛歌曲,我会特意去网上搜索聆听。而这举动,让友人说我过于偏袒她了呢。
嗯,我承认我的确是。哈哈。

拉拉,是除了歌神以外,一直是我很喜欢的歌手之一。从《失落沙洲》开始,她让我体会到了,用情感点缀着的首首歌曲。

歌声里蕴含着的感情,喃喃地叙述着歌曲的意境。而《突然好想你》,亦让我深深地感触着。
而藉着拉拉的参赛选曲,让我认识了一首陌生的歌曲,《莉莉安》。
以拉拉一贯演唱功力,加上我个人的偏好。好听就不必赘言了。
而对于这首民谣的好奇,与歌词意境的迂回,就特意去搜索了原版,以及原唱者的资料。
嗯,宋冬野,像韩星的名字。

而原版,一听之下,心醉了。
歌者沧桑的歌声里,演绎出歌曲里深邃的孤寂感。从心深处,一层层地,缓缓地,轻轻地拍上了心岸。那是淡淡的哀伤。
而在拉拉演绎之下,歌曲前半段触动心扉的娓娓道来,到了后半段让人鼓起了勇气,那份面对爱情上砥砺的毅力。仿佛在耳边叮咛着,不要轻易放弃,对于美好爱情的憧憬。
两个版本,我都很喜欢呢。

经搜索之下,发现迂回的歌词里,原来蕴藏了一个故事。
宋冬野有位女性友人,因患上了人格分裂症,而必须接受治疗。而在痊愈后,她向歌者叙述起当时患病时的情形。

原来当时在友人的体内,产生了两种人格,甲男与乙女。两人都非常地爱恋着对方。
但一日,甲男不知何故,孤身地离开了。孤独地扬着孤帆,远渡重洋,消失了踪影。
乙女对于甲男的离去,百般不舍。但她为对方祈祷着,祈祷着他的归来。不断苦苦地寻觅着。祈盼着此生能再见对方一面。
但是,她始终等不到了。
然后,又出现了另一个女子,丙女。(再一次的人格分裂)
乙女向丙女说,倘若她遇见了甲男,请丙女对他说,有一个女孩,日夜都仍在思念着他。
她名字是,莉莉安。

嗯,多么凄美的故事。
有一种羁绊,你走了,我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