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8 August 2016

《樓下的房客:敞開,人性的醜陋》

《樓下的房客:敞開,人性的醜陋》

“ 偷窺是一種很奇妙的犯罪,它並不造成任何傷害。
如果對方毫無感覺的話。
隱私常常被拿出來談偷窺害人這件事,但隱私被剝奪的壞處只有在被當事人發現的時候才會產生傷害;隱私不會像鈔票一樣,被偷了以後就少一點。
隱私其實是一個恆定值。
所以偷窺的人有責任保護被偷窺的人,讓被偷窺的人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曾經在另一個人的面前盡情表演,這樣一來,隱私就變成一種分享,永遠也不會被誰侵蝕。”
(取自九把刀《樓下的房客》)
《樓下的房客》小說版封面

不知從哪一部作品開始,就迷上了九把刀。而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這一本,《樓下的房客》。
多年前翻閱過此小說的我,還記得第一次看時的震撼感。
驚訝著,為什麼他能把人性扭曲得如此黑暗,描繪地那麼醜陋。
當一個人做出了現今社會所不容許的事的時候,譬如傷害他人,或許是為了滿足自身的實際利益,譬如錢財,情慾等等。
而當一個人去傷害別人,只是純粹覺得好玩有趣,或因固執地秉持著那已扭曲的自我價值觀。
那就更可怕了。
但可悲的是,現實生活中確實充斥著後者那般無理的存在。
也讓世界變得越來越不美好。
改編自小說的《樓下的房客》,無可避免地省略了小說版的一些劇情。而這問題其實是很多改編自小說或漫畫的電影所會面臨的。
所以此類型電影最大的挑戰,應該就是非讀者群觀眾們在初次接觸這個故事時,能否在短短的時間內真正理解劇情中的起承轉合。
但我想此片主要的重點劇情都被保留且算完整,流程亦還頗為順暢。
在大馬的電檢局處理後,不難發現一些“敏感”畫面一貫地被剪掉了。
雖然無語,但是其實也並不會太影響劇情逐步推進。
但當然若有機會,真的很想看看一刀未剪版啊。
每個房客的心裡都埋藏著一個黑暗面。在關上房門後,才能在私密的空間裡,誠實地成為真正的自己。
而房東先生,透過攝影機,成為了控制著一切的主宰者。
一步步地侵犯著他們的隱私,把他們的黑暗面,引導出水面。

房東,與房客們。

雖然比起小說,電影版的房東先生內心深處最赤裸裸的剖白與想法,在畫面上無法完整地呈現。
但飾演房東的任達華,表現出了角色中的狂。讓樓下的各個房客,依據他的“劇本”做出各種瘋狂的舉動。
他高水準的演技,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與限制。

任達華所飾演的房東先生,入木三分。

雖然從片頭一開始,就覺得任達華一口的港式中文在眾演員當中顯得相當地突兀,但是隨著緊湊的劇情發展,和他那深不可測的眼神。
口音,似乎也不是太大的問題了。
而對我而言最讚賞的,就是電影版對於房東先生身世的有所著墨,是小說版中所沒有的。
小說版的房東瘋狂的舉動是讓人不寒而慄,無所理解的。
而擔任電影編劇,也是小說作者的九把刀,在多年後為房東這角色植入了更完整的人物背景,讓房東變得更有溫度了一些些。

《楼下的房客》原作者,也是电影的编剧。


漂亮的穎如,似笑非笑的嘴角。

總括來說,始終小說版比較迷人。因為文字總能給予讀者天馬行空的想象空間。而當小說文字拍成畫面的時候,總會有些遺憾與不足。
但《樓下的房客》對於書迷來說,仍是一部絕對不能錯過的電影。
而對於九把刀作品的概念,還是停留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的大笨蛋,還有《等一個人的咖啡》裡的豆花香腸的非讀者觀眾們。
也歡迎你們一起來陷入九把刀的另一個黑暗面裡。

掘開,人生的盡頭。

敞開,人性的醜陋。